自卑与超越——《沉沦》的个体心理学分析Inferiority and Surpassing of Inferiority——An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ink into Depravity
王红椿;龚云普;
摘要(Abstract):
论文运用个体心理学理论分析郁达夫的成名作《沉沦》。《沉沦》体现了郁达夫自卑情结的形成、展露、超越等三个层面。由于郁达夫的自卑情结,《沉沦》引起了"五四"青年的共鸣,它以"感伤的基调"唱出了沦为国际社会中"老幺"的中华民族不甘沉沦的心声。
关键词(KeyWords): 《沉沦》;个体心理学;自卑情结;超越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红椿;龚云普;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奥地利〕阿德勒著,刘泗编译.超越自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 [2]蒋增福编.众说郁达夫[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 [3]彰军编.郁达夫作品精选[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 [4]郁达夫.沉沦[A].亦祺编.郁达夫小说选[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 [5]郁达夫.雪夜——自传之一章[A].郁达夫文集(卷4)[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 [6]沈庆利.文化震惊与“文化恋母”——从异国文化视角重读郁达夫的《沉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
- [7]苏雪林.郁达夫论[A].郁达夫研究资料(上)[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 [8]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五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 [9]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