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

数学

  • 关于条件概率一道易错题的注记

    王祥;

    从一道条件概率例题的错解出发,利用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样本空间完备事件组相关知识,分析此条件概率例题的错解原因。同时,探讨了该条件概率例题的几种正确解法,研究先将所求事件概率转化为多个简单事件组合而成的条件概率,然后利用完备事件组划分条件事件,最后通过全概率公式、事件的非与或、古典概率等方式来计算所求的条件概率。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计算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条件概率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条件概率的本质。

    2025年03期 v.42;No.22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基于模松弛技术的无罚函数无滤子的SQP算法

    王祥玲;左双勇;

    针对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无罚函数无滤子的可行下降算法。不同于传统依赖罚函数或滤子技术的方法,本算法通过引入模松弛技术对QP子问题进行修正,使每次迭代仅需求解一个修正后的QP子问题即可获得可行下降方向,有效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在步长搜索策略方面,该算法采用非单调线搜索技术,通过目标函数值或约束违反度的下降自适应调整步长,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罚因子调节和滤子存储带来的计算负担。理论分析表明,在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连续可微、满足MFCQ等条件下,该算法具有可行性和全局收敛性。

    2025年03期 v.42;No.22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布依族文化中数学模型案例探索

    赵光伟;郜景阁;陈媛;徐健;肖雨欣;

    曲艺饮食文化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以及深刻的数学逻辑和数学模型等数学元素。课题组通过对五色糯米饭、山歌对唱和八音坐唱三个曲艺饮食文化的数学元素进行挖掘,借助数学中约束优化、图论、层次规划等专业知识建立并求解数学模型。将这些案例运用于实际生活可推进数学学科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形成布依族文化中的数学体系,从而传承优秀的布依族文化。

    2025年03期 v.42;No.220 10-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建筑·工程

  • 基于DEMATEL-ISM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蒋一鸣;何福云;刘伟;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具有环节多、参与主体多、运输吊装作业频繁等特点,导致绩效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关系错综复杂。识别并理清这些因素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本研究确定了设计、采购、生产、施工装配和运维等五个维度的绩效影响因素,并利用DEMATEL-ISM系统模型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各因素的影响度与被影响度,并构建了中心度-原因度关系图与解释结构模型。根据解释结构模型分析结果,提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建议。

    2025年03期 v.42;No.220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混凝土溢流坝面连通式深层裂缝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以萍乡市碧湖水库工程为例

    王强;孙笑;刘振;王赫;王荣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而裂缝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运行的安全和稳定。课题组以萍乡市碧湖水库工程溢流面出现的大面积连通式深层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裂缝成因分析,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裂缝修复措施,综合选用新型修复材料进行化学灌浆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该工程中的大面积连通式深层裂缝的问题,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2025年03期 v.42;No.220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校园操场改建人防工程兼地下停车场项目后评价研究

    李萍;李中华;

    工程项目后评价是评估建筑物(结构)改造效果和公众满意度的重要方法。研究从后评价视角出发,对校园操场改建为人防工程兼地下停车场的项目进行了评估:首先构建了针对该类项目的后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关注五个核心维度即经济可持续性、工程与运营质量、社会与环境综合影响、功能实现度及安全与防护效能,涵盖了27项二级指标;其次采用物元可拓法和综合赋权法相结合,构建了该类项目的后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对某市师范附属小学项目评估,验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并对评分较低的子项提出了优化建议。

    2025年03期 v.42;No.220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山岳型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光泽段为例

    杨玉城;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森林步道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重要通道。研究以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光泽段为例,分析了国家森林步道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国家森林步道设计的规划思路与目标、森林步道实践过程中的开发与保护策略,意在为生态旅游与森林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实证参考。研究发现该步道段在尊重自然地形与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设计,有效实现了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同时,通过引入社区参与管理模式,不仅增强了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了主要挑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包括制定严格的建设标准、平衡开发与保护、加强生态教育服务、构建长效的生态监测体系等,以期为中国乃至全球类似自然保护区的步道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与指导。

    2025年03期 v.42;No.220 34-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机械·电子

  • 基于多尺度的时间序列表征方法研究

    谢伟;李芳;文如泉;

    为提升时间序列在无监督条件下的表征能力,研究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视图增强与一致性正则项的自监督表征学习方法。该方法基于TS2Vec框架基础,通过引入不等长时间片段生成正样本对,引导模型在多时间尺度下学习语义一致的特征表示,针对不同尺度视图之间可能存在的方向偏移问题,设计一致性正则项,通过约束不同尺度特征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性,增强表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上述机制在不增加模型结构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多尺度扰动下表征鲁棒性的建模。在UCR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分类任务中较原始TS2Vec具有更优表现,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2025年03期 v.42;No.220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工程折纸研究现状及进展

    曾鹏;周冀;何海闽;钟小倩;

    21世纪以来,折纸艺术与工程实践彼此交融,逐步催生出工程折纸这一新兴领域。文章介绍了一系列经典的折纸图案和折纸结构,总结了现有折纸结构的运动学和力学理论分析方法及研究重点,综述了与折纸几何结构、运动学以及力学相关的工程应用实例及应用潜力,并展望了工程折纸的发展方向。

    2025年03期 v.42;No.220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材料·生物·环境

  • Co改性铈锆固溶体用于CO催化氧化

    黄淑云;熊方雨彤;李振;刘建军;冯金荣;

    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合成两种不同的Co改性铈锆固溶体催化剂,即Co掺杂铈锆固溶体和Co负载铈锆固溶体,利用XRD、BET和SEM等表征分析合成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并探究催化剂对CO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铈锆固溶体相比,Co掺杂铈锆固溶体的比表面积增大,晶粒聚集程度低,其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得到了提升,CO完全转化为CO_2的温度是280℃;Co负载铈锆固溶体催化剂虽然比铈锆固溶体的比表面积降低,但是其表面形成高活性的Co氧化物物种,在260℃即可实现CO的完全转化,相较于Co掺杂铈锆固溶体催化剂,展现出更为优异的低温催化活性。

    2025年03期 v.42;No.220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碳微球模板法制备中空球形ZnO:Pr3+光催化剂

    陈林;李莎;

    本文以碳微球为模板,采用水热浸渍法制备了中空球形ZnO:Pr~(3+)光催化剂,通过XRD、FE-SEM、和UV-Vis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得ZnO:Pr~(3+)为中空球形,平均粒径为3~4μm,球壁由平均粒径为50 nm左右的颗粒组成,壁厚为200 nm左右;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效果良好,光照30 min的降解率为89.37%,光照60 min的降解率达到97.12%,速率常数为0.064/min。

    2025年03期 v.42;No.220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金属铈掺杂氮化碳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龙柏华;周晖;李思思;刘秋华;

    课题组以三聚氰酸、三聚氰胺和六水合硝酸铈为原料,通过铈(Ce)掺杂策略改性石墨相氮化碳(g-CN)成功制备了系列xCe-CN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光致发光光谱(PL)系统表征xCe-CN材料结构,并考察其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的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六水合硝酸铈添加量为0.05 mmol、催化剂投加量为0.5 mg/mL、罗丹明B初始浓度为10 mg/L时,0.05Ce-CN光催化剂在光照30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99.8%。表征结果分析表明:金属铈的引入不仅使催化剂形成了疏松的多孔结构,为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而且拓宽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吸收范围,还加快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有效分离,从而增强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证实超氧自由基(O_2~-·)为罗丹明B降解过程的主要活性物种。罗丹明B降解循环实验表明0.05Ce-CN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与结构稳定性。

    2025年03期 v.42;No.220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数字化转型驱动的大气环境智能监管平台构建与实践——以郴州市为例

    裴浩言;陈建军;陈利娟;

    针对传统环境监管手段的局限性,研究以郴州市为案例,构建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大气环境智能监管平台。平台融合气象、污染源及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广义加性模型(GAM)、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极限梯度提升决策树(XGBoost)等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及GIS时空分析技术,设计动态评估、精准预报与跨部门协同调度模块,通过时空双维度目标分解与多模型耦合,实现PM_(2.5)浓度精准预报与污染源贡献率量化解析,并生成分级优化管控方案。应用结果表明,平台实现多源数据规模治理,机动车监测数据总量达997121条,排污监管数据12440项。研究提出“数据基底-规则引擎-决策闭环”技术框架,为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方法论创新与实证支撑。

    2025年03期 v.42;No.220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计算机·网络

  • 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鱼类疾病识别方法

    马帅龙;乔壮;吴燕;曹世纪;仇海全;

    针对复杂背景下鱼类疾病多尺度目标检测精确率低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鱼类疾病识别方法。首先,采用硬件高效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EfficientRep)优化主干网络,减少冗余计算。其次,采用自适应特征金字塔网络(Adaptive Feature Pyramid Network,AFPN)增强对小目标和复杂背景下疾病识别的能力。最后,将YOLOv8模型主干网络的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Spatial Pyramid Pooling Fast,SPPF)与通用感知大卷积核网络(Universal Perception Large-Kernel ConvNet,UniRepLKNet)相融合,组成一种空间金字塔池化大卷积核网络(SPPF-UniRepLKA),可增强模型对不同尺度和上下文信息的感知能力,扩展感受野(Receptive Field)。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精确率提升了12.6%,达到94.5%,召回率提升了1.3%,m AP50和m AP50-95分别提升了4.3%和6.3%,F1提升了7%。改进后的模型大幅提升了鱼类疾病识别的精确率和鲁棒性,有利于提高养殖管理效率、控制疾病传播、促进智能化健康管理。

    2025年03期 v.42;No.220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基于仿真数据库的单元测试方法研究

    颜丽;

    在编写与配置数据库相关的单元测试用例时,对数据库接口函数进行打桩不仅会耗费研发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引发额外的错误或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使用极少量代码搭建一个仿真数据库来代替频繁用打桩外部函数,这一方法让编写测试用例更加快速和简便,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2025年03期 v.42;No.220 82-8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体育·卫生

  • 体育参与视角下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建设的学理基础、遵循原则及实践路径

    王伯余;陈岷;林文斌;

    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开设是提升女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保障。从体育参与视角出发,研究认为,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的建设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学理基础,遵循符合课程目标本位、高效实践性、趣味健身性的原则。实践路径为:重塑课程理念,强化女子防身术的实用性和赋权目标;设定课程目标,提升防身技能与自我保护意识;优化课程内容,整合理论知识与实战技能;优化课程实施,采用“理论+实践+模拟”的综合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实行多维度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

    2025年03期 v.42;No.220 85-8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教育·教学

  • 面向人工智能专业的“离散数学”教学改革

    梁苗苗;喻玲娟;王慧;许春冬;

    “离散数学”作为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具备扎实数学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课程教学需要注重理论本体认知与研究性教学的有机融合,系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及创新实践能力。针对“离散数学”课程概念密集、理论抽象、知识跨度大等特点,课题组从三个维度推进教学改革:通过问题导向实现知识模块的逻辑衔接与融合;以案例为驱动实现理论算法向工程实践的有效延伸;采用浸润式教学方法实现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入。通过优化教学模式与考核机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达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信息化社会适应力的协同提升。

    2025年03期 v.42;No.220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胡子健;

    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工程科技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推动工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OBE理念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进行了系统性的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围绕“知识-能力-素养”三维目标,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项目驱动-竞赛创新”四阶递进的教学体系,通过引入项目驱动、虚实结合、学科竞赛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素养的全面发展。

    2025年03期 v.42;No.220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生物科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文锋;吴小祝;何丽斯;朱素青;程功敏;

    研究聚焦于生物科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系统探讨课程思政融入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构建路径与策略,并深度挖掘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研究发现,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不但显著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因此,构建和完善“仪器分析”课程思政体系,对于高等教育实现思政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具有重要价值,为培养品德高尚、能力卓越的生物科学人才筑牢根基。

    2025年03期 v.42;No.220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萍院学子园地

  • 小米椒清洗打包装盒机设计

    王金龙;肖露露;

    针对小米椒形状特点和市场需求,综合考虑清洗效率、操作便捷性和设备耐用性等方面因素,研究设计了一款小米椒专用清洗打包装盒机,包含清洗、输送、打包等结构。设计样机加工效率为300 kg/h,清洗环节采用高压喷淋与气浴气泡结合方式,通过输送带进行输送,确保清洗效果;打包装盒部分采用机器与人工结合方式,实现小米椒的快速准确装箱,可为其他类似农产品的清洗包装等加工设备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2;No.220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插层热剥离法制备氮化碳纳米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温芷苒;王晓晶;贺红梅;

    课题组利用插层热剥离法,将块体石墨相氮化碳(BCN)与乙酸进行水热处理,然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焙烧热解,从而实现将BCN剥离成氮化碳纳米片AcO-x-CN-T(x表示乙酸的加入量,T表示焙烧温度),再将Ac O-x-CN-T作为光催化剂进行产氢性能测试,探究加入乙酸的体积、焙烧温度对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CN中加入2 m L乙酸120℃水热处理12 h后,马弗炉530℃焙烧3 h所得的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光催化产氢性能,产氢量为34.45μmol·h~(-1),约为BCN(4.97μmol·h~(-1))的7倍。一系列表征实验证明AcO-2-CN-530产氢活性提高的原因是其片状多孔纳米结构实现剥离,增大了比表面积,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调节了材料的能带结构,降低了材料与溶液间的电荷传输阻力并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

    2025年03期 v.42;No.220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投稿须知

    <正>《萍乡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设有“文廷式研究”“安源研究”等特色栏目,热忱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本刊执行《期刊编排格式》(GB/T3179—2009),投稿请注意。一、来稿格式依次为: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1.题目:20字以内为宜,必要时可加副标题。2.作者姓名: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第一作者应在篇首页地脚处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和研究方向。3.作者单位:内容为单位全称(具体到院、系、处、所等)、省市名、邮政编码。4.摘要:限300字以内,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采用第三人称表达,不加评价性文字。5.关键词:选取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6.正文:篇幅以8000字以内为宜。文中图表随文出现,各图表应符合规范,整齐清晰。引用文献序号用方括号上标于相应内容处。

    2025年03期 v.42;No.220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