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

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奋斗重要论述的三维阐释

    曾献辉;陈林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与青年座谈、给青年回信和出席青年活动等方式,就青年应不懈奋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立足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着重用“奋斗”二字激励和鼓舞青年,深刻阐释了青年奋斗的本质。习近平关于青年奋斗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青年“奋斗动因”“奋斗目标”“奋斗方法”的三个维度,科学把握习近平关于青年奋斗的重要论述,对于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促其肩负起时代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42;No.21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安源研究

  • 中国共产党早期武装力量的政治属性研究——以安源工人纠察队为中心的考察

    刘方玮;赖宏;

    安源工人纠察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维护工运的有生力量,其成立发展与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同行并育。纵观安源工人纠察队发展历程,它始终彰显着党的早期武装力量的鲜明政治属性:政治建制与军事转型中,一以贯之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政治教育与军事斗争中,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历史使命;政治整合与军事协同中,矢志不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这对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有着重要意义与参考价值。

    2025年01期 v.42;No.218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起源·实践·价值:安源党校创办初心探赜

    朱一华;王敏;

    安源党校作为我党第一所党校,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之一。它从创立之日起就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作为自己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并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使得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在安源党校蔚然成风,也使安源党校成为我党初创时期展示党的先进性的一面光辉旗帜。安源党校创办的伟大探索和实践,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更为新时代进一步开创党校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和时代价值。

    2025年01期 v.42;No.218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文廷式研究

  • 文廷式词集版本系统考论

    孙甲智;

    文廷式词集的早期重要版本今存六种,按照文字的差异,其词集可明显分为以手稿本和徐刻本为代表的两大文字系统。《云起轩词》手稿本为文廷式亲手誊清,是对其词作旧稿的第一次集中修订整理,应写成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手稿本的修订还不是作者的终稿,不仅文字的修订没有最终完成,词作的编排也还没有一贯的次序。长沙振华印书局排印本《云起轩词钞》刊印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其底本为汪恩至所传抄的文廷直抄本。徐刻本既收录了文廷式更晚期的词作,文字上却又保留着很多旧稿的状态。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文廷式已着手编定词集,但没能完成。文廷式词集的两大系统有三个源头性的版本:手稿本系统的源头版本是今存王木斋家藏手稿,徐刻本系统的源头版本应是《芳荪室词录》原稿本和文廷式去世后的一个辑录本。

    2025年01期 v.42;No.218 18-2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政治·经济·法律

  • 地方人大参与基层治理的功能优势、生动实践、优化路径

    李弘雯;陈碧云;陈俐任;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肩负人民重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同时也是连接党委政府和群众的重要纽带,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中拥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近年来,各地人大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等方面积极实践,持续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依然存在着履职平台助力基层治理作用不佳、人大监督提升基层治理实效不够、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动力不足、数字人大推进基层治理效用不强等问题。当前应着力从全面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健全监督机制、提高人大代表素养、加强数字赋能人大四个方面加以优化。

    2025年01期 v.42;No.218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中华武术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溯源、现实审视与实施路径

    史梦龙;

    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定义、本质特征和构成要素来看,中华武术在提升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方面,取得了完善主体发展平台,保障话语资源,提升话语自信和充实话语内容的历史成就,同时也面临西方国家占据体育国际话语权主导地位,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平台构建力度不足,体现中国特色的话语路径开拓渠道不够通畅的现实问题。研究认为杜绝缔造霸权,消解极权行径,加强平台构筑和理论研究是中华武术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实施路径。

    2025年01期 v.42;No.218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政党在场的乡村度假地主客关系治理研究——基于桐梓县山堡村个案观察

    吴祥民;何元波;吴亚平;

    针对在主客关系研究领域中政党的角色和作用被忽略的现象,基于桐梓县山堡村个案观察,以“将政党带回来”的“国家—政党—社会”分析范式,阐明党建引领主客关系治理逻辑,论述乡村旅游度假地基层党组织引领主客关系治理过程中建构的“评星定级、党政管服、联合运营”三大工作体系及工作机制,并结合治理成效,总结梳理:确立以社区基层党建为引领、广泛动员主客群众参与,建设主客关系治理社会基础,全面推进“主客一家亲”;建立游客临时支部,实现游客群体组织再造,并协同当地村党组织,主导主客关系治理;成立“村级乡村旅游协会”和“游客候鸟协会”吸纳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共治三个方面具体工作机制治理路径,为同类型乡村旅游目的地治理实践提供经验借鉴,为进一步深化符合国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主客关系治理研究拓展一个视角。

    2025年01期 v.42;No.218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安徽省数字经济驱动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

    王辛;傅炜;

    课题组以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为出发点,剖析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理论逻辑,基于安徽省各市面板数据,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和影响模型,利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两者发展水平,实证分析数字经济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探讨两者之间的赋能关系、促进作用和空间关联性,助推安徽省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025年01期 v.42;No.21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不同商业模式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汪娇;王晓梅;

    民营企业家社会网络在应对企业危机与风险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但对不同商业模式企业的影响机制尚待探究。课题组依托社会资源理论,创新性地构建了企业家社会网络与不同商业模式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模型,旨在深入探究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不同商业模式企业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客户网络、商会网络以及政府网络对资源型商业模式的民营企业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客户网络、供应网络商以及政府网络对产品/服务型商业模式的民营企业有较大推动作用;客户网络、供应商网络、商户网络以及政府网络对混合型商业模式的民营企业影响更为突出。研究结果有助于民营企业利用企业家社会网络优化资源配置、规避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

    2025年01期 v.42;No.21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地方政府资本招商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以常州金坛招引中创新航为例

    张嘉润;

    我国招商引资先后经历了以中央政策导向为核心、以地方政策优惠为核心和以地方服务保障能力为核心三个时期。当前资本招商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招商方式,在促进地方优势产业形成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州金坛作为较早开展资本招商实践探索的县(区)级政府,以资本手段、市场思维、政府立场成功招引培育了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中创新航,为辖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金坛区资本招商中创新航的案例对其他地方政府新形势下的资本招商工作具有较强的启发价值:一是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合理引进龙头企业;二是提升能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灵活运用资本管理手段;三是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性。

    2025年01期 v.42;No.218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利益衡量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以公共秩序与个体保护的平衡为切入点

    雷富阳;张曦;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法治建设需立足国情,实现高质量立法与制度设计,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作为刑事司法领域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体现,历经十余年发展后规范性显著提升,但封存标准仍存在模糊性,信息查询、保护机制尚不健全,相关制度配合效果有限。有必要从公共秩序与个体保护的利益衡量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逻辑基础,坚持未成年人实质保护的立场,优化封存标准、信息管理、权利救济等制度规范,并通过规范协同促进该制度的效能化。

    2025年01期 v.42;No.218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历史·文化

  • 清代移民共同体的形成与基层社会治理——以萍乡市银子窝万寿宫为例

    徐莉莉;凌焰;

    明清时期,闽粤赣地区客家人大量外迁造成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瓦解了地方基层治理秩序,移民社会的治理成为基层治理体系重建的重要内容。清代萍乡的传统基层社会治理主要依赖图甲组织来实施,图甲组织的破坏亟需基层治理体系的重建,而移民群体却被排除在重建后的图甲治理体系之外。为了实现对移民群体的治理,清政府在移民群体自发形成的“移民共同体”银子窝万寿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图甲秩序,维持了萍乡地方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

    2025年01期 v.42;No.218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中央红色交通线成因探讨——以闽西永定站为例

    谢丽英;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革命的大动脉,为保障革命斗争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闽西交通站作为中央红色交通线设立在内地的唯一大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节段。而之所以将其设为站点,是因为它具备成就革命事业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的历史环境和鲜明的人文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中央红色交通线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生态资源,在传扬苏区精神,以及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2025年01期 v.42;No.218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文化价值观跨文化融合认同新进路

    谢婉霞;

    文化价值观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中心话题之一,其融合认同对跨文化交际主体就全球共同社会事务与现象达成共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施瓦茨人类基本价值观理论,探讨自我与他者共通文化价值观,开发文化价值观共情与共建进路,以此跨越交际主体间的文化间距,实现自我与他者文化价值观的跨文化融合认同。

    2025年01期 v.42;No.218 77-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文学·艺术

  • 中国现代史诗的地理空间研究——以《我对你的爱萍水般绵长》为例

    李艳萍;廖利明;李雨轩;

    中国现代史诗具有与传统史诗相同的某些素质,但又有自己独特的面貌。通过对漆宇勤创作的《我对你的爱萍水般绵长——关于一座赣西小城的抒情》的地理空间的探讨可以发现,现代史诗既是一种整体写作又是一种个人化写作。总体上来看,作者着力于构建宏大的整体性的自然地理空间和人文地理空间,用整体思维感知和构建世界。而在具体的写作中,作者又从个人视角出发,将自己最真切的个人体验与史诗叙事传统所固有的客观性、整体性相融合,最终达到个体的精神空间与整体的自然地理空间、历史空间、文化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地理空间组合。

    2025年01期 v.42;No.218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略论萍乡民间音乐

    罗红霞;罗娜;

    萍乡民间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民俗习惯相融合,通过人民群众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无论是其乐器、乐谱还是演奏形式等,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萍乡民间音乐包含了大鼓、围鼓、花锣鼓、道教音乐、民歌等,因萍乡毗邻湖南,故有些民间音乐来源于湖南,此外,有较多祖籍广东的新萍乡人,其部分民间音乐也来源于粤东。萍乡民间音乐经过相互吸收、总结与创造已形成具有萍乡本土化民间特色的音乐曲调和艺术形式。萍乡民间音乐的大鼓、围鼓、花锣鼓、道教音乐突出地表现了其音乐特色。

    2025年01期 v.42;No.218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界首彩陶文化基因解析及设计转译

    朱筱婧;任阳阳;

    界首彩陶作为皖北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旨在从文化基因的视角,运用文化结构层次理论,构建界首彩陶文化基因谱系图。依据谱系图,提炼出界首彩陶文化因子结构,解读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观念、价值风貌与人文内涵。通过直接与间接转译的方式,为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使界首彩陶文化基因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续。

    2025年01期 v.42;No.218 91-9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心理学研究

  • 大学生内在安全感问卷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刘永贤;

    在厘清内在安全感概念内涵与外延基础上,对359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访谈,编制出大学生内在安全感初始问卷。探索性因素表明大学生内在安全感问卷(QISPS)由安全基地安全(父母)、安全基地安全(恋人)、环境安全、独立探索安全、陌生人安全、人际安全、自我控制与应对安全、生命安全8因子39条目构成。验证性因素表明,8因子结构拟合良好。总问卷及8因子Cronbach α系数介于0.80~0.95之间,重测信度介于0.60~0.78之间。QISPS与安全感问卷总分、因子分之间显著正相关(r=0.17~0.44,均P<0.001),与焦虑自评量表显著负相关(r=-0.17~-0.30,均p<0.001),安全基地(恋人)因子与抑郁自评量表显著负相关(r=-0.16,p<0.01)。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QISPS具有跨性别的测量等值性。因此,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内在安全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大学生内在安全感测量与研究工具。

    2025年01期 v.42;No.218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图书·情报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潜能、困境及突破路径

    江毓君;唐小军;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出版业的融合,标志着出版业迈入了一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版者”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为技术赋能出版变革带来了诸多可能。但同时也面临出版者主体地位弱化、学术不端风险加剧、版权归属不清等困境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出版业的现代化发展、加快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可以从把握出版主体地位、强化AIGC检测、建立健全版权风险防范机制等突破路径来引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出版业变革。

    2025年01期 v.42;No.218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教育·教学

  • 教师课堂话语的语义波探究

    张德敬;王怡云;

    语义波是一种起伏的语义框架。借助语义重力和语义密度两个概念,语义波实现了对语义客观的、显性的识解与勾画,这对进一步探究课堂中教师话语传递信息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以教师课堂话语实录为语料,描述了教师课堂话语语义波的变化过程,解析了语义重力和语义密度的识解与刻画、探究了概念的解包和打包等,以期为了解教师课堂话语语义波的变化、进一步认识教师课堂话语中信息的流动、提高教师课堂话语质量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42;No.218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赖康生;莫柳君;鲁珊;肖福兰;

    具备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是培养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主阵地。课题组成员基于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和自建学术英语语料库,构建了学术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课前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课中学生展示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做出点评并反馈,课后学生按照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任务进行总评。按照该模式实施教学能够提高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术英语写作水平。

    2025年01期 v.42;No.218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投稿须知

    <正>《萍乡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设有“文廷式研究”“安源研究”等特色栏目,热忱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本刊执行《期刊编排格式》(GB/T 3179—2009),投稿请注意。一、来稿格式依次为: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1.题目:20字以内为宜,必要时可加副标题。2.作者姓名: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第一作者应在篇首页地脚处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和研究方向。3.作者单位:内容为单位全称(具体到院、系、处、所等)、省市名、邮政编码。4.摘要:限300~500字,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采用第三人称表达,不加评价性文字。5.关键词:选取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6.正文:篇幅以8000字以内为宜。文中图表随文出现,各图表应符合规范,整齐清晰。引用文献序号用方括号上标于相应内容处。正文中如有注释,应置于文章末尾处,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2)”……。

    2025年01期 v.42;No.218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