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

政治·经济·法律

  • 论作为软实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黎雪源;文发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本文从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重要内容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环节。

    2007年01期 No.10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探析

    邱卫东;杨小萍;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广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学界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地讨论。本文在吸收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围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导向和方式方法等三个方面做初步探究。

    2007年01期 No.108 5-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倾销和中国面对的反倾销问题

    胡敏;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屡屡遭到反倾销的诉讼,倾销似乎成为不正当竞争的代名词。本文剖析了倾销的本质,指明了倾销产生的原因、条件,指出了中国企业近几年来由于不断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窘迫,并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对于反倾销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2007年01期 No.10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项目决策中“不可行性论证”的几点思考

    郑洲;吴安德;

    重大项目决策前进行“可行性论证”已经成为一项常规制度,但“不可行性论证”却尚未引起必要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单一可行性论证的缺陷和原因,阐述了“不可行性论证”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解决“不可行性论证”的制度机制。

    2007年01期 No.10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江贤卿;

    会展旅游是一种高利润、高产出、专业性极强的旅游项目。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南京市会展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对策:进一步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实施南京会展人才培养战略;加强会展行业自律,建立南京会展行业协会;引进国际知名展会,打造南京会展品牌。

    2007年01期 No.108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责任保险制度的几个问题

    骆庆国;

    责任保险最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散和转移被保险人对第三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是纯粹为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而存在的一种险种。然而,随着责任保险的发展,责任保险日益重视对受害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本文以责任保险的发展为路径,明晰责任保险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以求对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有所裨益。

    2007年01期 No.108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法制与法治的和声:依法治国的思想——略论宋教仁的法制思想

    李华东;

    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先驱之一。在其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用他熟悉的法律知识起草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保障民权,进而追求法治的实现。他这种依法治国的思想使他在二十世纪初法制思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他的法治思想及实践对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7年01期 No.10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析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陈子建;

    业主大会是全体业主的一个集合体,也可称为业主团体,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代表业主大会或全体业主的意志。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界定不尽相同。我国关于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规定的模糊,尤其是当事人地位规定的缺失,导致实践中诸多问题。赋予业主委员会当事人资格有利于维护业主合法权益和纠纷的解决。

    2007年01期 No.108 27-2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文廷式(专栏)

  • 关于文廷式词存世数量的商榷

    程华庚;

    关于文廷式词存世数量的研究,历来治清词者多不措意。赵伯陶、陈邦炎、林枚仪诸学者对此点虽颇多阐发,然仍有不少可商榷之处。赵氏认为廷式传世之作共有162首,陈氏则得出“文廷式词现存者实应为一六七首”的结论,林枚仪则认为文氏词共有171首。其实文氏尚有几首词作历来淡出研究者的视野,又有两首为传世词集收录的词作难以断定真伪,如果将此二首计算在内,其存世之作应起码有173首。

    2007年01期 No.108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研究

  • 高校扩招背景下的教学质量风险及对策

    陈永元;

    本文通过对高校扩招背景下教学质量风险的表现、原因和危害的分析,提出了化解高校教学质量风险的对策。

    2007年01期 No.108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启示

    吴连芬;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也是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主要提倡者和实践者,是现代中国最早注意农民问题的教育家之一。早在民国时期他不仅认识到中国农村问题的严重性,看到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种种弊端,而且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种种出路。他主张发展“生利”的乡村教育,要建设中国乡村的活教育。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问题重重的农村教育依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2007年01期 No.108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高职高专院校实行通识教育的思考

    张万明;

    在综合性大学大力推广通识教育之时高职高专院校是否也应该跟进呢?笔者试图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时所遇到的制约因素及目前实践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高职高专院校不宜盲目模仿,要走出自己的办学之路,以利于自身、学生及社会的发展。

    2007年01期 No.108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公共选修课调查报告

    易逢荣;乐多;

    本文介绍了对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公共选修课进行问卷调查的调查结果,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

    2007年01期 No.108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及其意义

    刘卫林;

    本文剖析了性、性道德、性道德教育的涵义及性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的意义。

    2007年01期 No.108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教学行动研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陈永国;贺晓梅;

    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本文分析了笔者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所作的一轮教学行动研究的成果,探讨行动研究在翻译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2007年01期 No.10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陈方前;

    高校在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精神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学习和钻研新教材、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空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种措施,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07年01期 No.10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朱红英;

    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必须廓清认识、加强领导与协调工作、组织管理工作,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学基地等对策。

    2007年01期 No.108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刘文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存在着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已是摆在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共同课题。本文指出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导致这种现状长期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相应对策。

    2007年01期 No.10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高专旅游教育发展方向探讨

    刘湘;

    本文立足高职高专旅游教育现状,从办学思想和层次的定位、市场导向、实践性以及产学研结合的双赢机制等方面展开探讨,并认为办出特色是高职高专旅游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2007年01期 No.108 67-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文学·艺术

  • 关于鲁迅与中国话剧的三个问题

    周桂华;刘家思;

    本文就鲁迅与话剧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澄清了认识。

    2007年01期 No.108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心灵化批评传统在《土门》评点本中的继承与发扬

    李晶;

    小说评点的心灵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带有个人话语色彩的评点立足于文本,以文本赏鉴、阐释和评点者主观体悟为主,兼顾读者感受,重视与读者的心灵交流。尽管在上世纪小说评点出现过断层,但八十年代之后评点的悄然回归说明这种批评模式仍具有生命力。特别是九十代末穆涛评点的《土门》及同一系列的贾平凹长篇小说评点本,证明了这种心灵化批评存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体现了大众对感性批评的接受和向往。

    2007年01期 No.108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回荡五千年的文化信息——解读王一桃《触摸华夏祖先灵魂》

    习嘉裕;

    华夏文化从源头起就把人置于中心地位:天人合一,和谐共存,人是主体。傩源于远古自然宗教,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傩文化人按驱疫消灾、降吉纳福的需要,将道、释之神“拿来”,为“我”所用,并把历史或传说中非凡人物“请入”傩神“军团”。王一桃在诗里赞美了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光辉灿烂,揭示了傩文化的本质特征,礼赞了萍乡傩及其发扬光大者。这首诗具有雄浑的磅礴大气,诗人还竭力追求艺术形式的尽可能完美。

    2007年01期 No.108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灯有味似儿时——试论《城南旧事》的思想意蕴

    杨剑影;邱金弥;

    《城南旧事》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闺秀文学”的典型代表之作。在八十年代随着吴贻弓成功将它搬上银幕,更为读者熟悉。《城南旧事》借一个小女孩的目光,将五个短篇联系起来,成功地将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和平民生活展现出来。《城南旧事》是一曲深婉的人生骊歌,它平实而深远的文字复原着让人留恋的童年时光。

    2007年01期 No.108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水墨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姚松奇;曾林;

    水墨是中国美术的独特产物,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和感悟能力。现代平面设计是从西方传入的,是属于流行艺术。中国水墨艺术正在脱离原有的传统模式,也在朝着设计的方向发展,现代平面设计慢慢地扩大了自己的设计范围,也不断渗透、水墨元素于其中。总之,中西文化的交流,定会给双方带来新的艺术语言。

    2007年01期 No.108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字

  • 《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

    许启峰;

    对《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义项缺失,词条缺漏,释义不确,书证晚出等问题分条举例,以期为《汉语大词典》修订再版时作参考。

    2007年01期 No.108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赣语铅山话形容词的几种生动形式

    叶秋生;应利;

    赣语铅山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与普通话及其它方言相比有鲜明特色。文章对铅山话“BA”式、“BBA”式、“ABB”式、“当真A”式、“AA起”式、“大/细十量”、四字格短语词等进行了考察和归纳,揭示了它们的意义、作用和使用特点。

    2007年01期 No.108 93-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用言敬语法的探讨

    叶尔苓;张桂丹;

    以日语中用言的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用言中动词的敬语法,特别是那其中的敬语动词。由于大量使用敬语动词的是古典语,因此着重探讨的是以平安时代为中心的古典语的敬语动词,便于我们更深入了解敬语。

    2007年01期 No.108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