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浩斌;王飞南;
邓小平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科学的实践探求,从而成为引领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而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008年01期 No.11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包产;
当前中国学者从多个视角对政治认同进行研究,取得很大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需要加强对中国社会政治认同现状的深刻把握,统一中国和世界视角,从质和量方面综合认识政治认同的内容;加强对政治认同的多向度全面综合研究;加强研究对策和方法的创新;应统一政治认同研究的官方和民间立场。
2008年01期 No.115 27-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骆庆国;
本文以中外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比较研究为思考路径,通过对比研究,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结合本国实际,以求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当代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使我们的当代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青年,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8年01期 No.115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方前;
本文介绍了对"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进行问卷调查的调查目的、抽样方法、调查内容、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并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
2008年01期 No.11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根林;
司法鉴定结论对于准确的定罪量刑,保证办案质量,避免冤假错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我国司法鉴定实践中,司法鉴定机构设置、鉴定标准、制度建设、鉴定人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致使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应建立统一合理的司法鉴定制度,规范统一的鉴定标准,建立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认证和社会评价制度,规范鉴定结论的质证机制,从而提高司法鉴定质量。
2008年01期 No.115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财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应引起关注的便是,与社会主义价值相契合的财富观尚未能在全社会得到完全确立。本文即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的财富观念现状,就社会主义财富观的若干基本问题展开纲要式的阐述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
2008年01期 No.11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彭豪;黎江;
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互动关系,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作用巨大;而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政策制度、资金投入和经营管理的支持,有利于乡村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二者互动关系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政府的正确引导。
2008年01期 No.11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史翠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政策的伦理问题日渐凸现出来。本文认为,我国教育在教育政策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准则方面都存在问题。并从教育政策的内外部因素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教育政策伦理现状的成因。
2008年01期 No.115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通过调查,摸清萍乡高等专科学校现有学科布局及专业设置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学校学科布局及专业设置现状进行利与弊的全面分析。然后,提出调整学科布局、整合专业设置、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方案与对策。
2008年01期 No.115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云华;彭香萍;
职业倦怠既直接制约着高中教师的身心健康,又会严重损害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安源精神层面探究缓解乃至消除倦怠的组织对策,对于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持续增进教师的健康水平和专业成长,以及大力提升高中教育的工作质量,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转型期,学校组织文化的悄然变化为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温床,而基于安源精神的拒怠组织工作则需以勇于开拓的气概实施人性化管理,积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以团结奋斗的群体观念培养教育凝聚力,组织校园文化建设;以义无反顾的坚定意志克服内外困难,大力强化职业理想和教育信念。
2008年01期 No.115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建明;童明均;
班级管理中科学编排学生座位,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优化学生素质。座位编排中的常见问题有空间分布上的男女分开、同质同桌、按等排位和唯身高论,以及时间维度上的稳定式和多变式。要科学地编排座位,如下一些策略可资利用:班级层面的学生整体流动策略、小团体层面的瓦解不良团体策略、同桌层面的有利同桌帮带策略。
2008年01期 No.11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朱海蓉;黄传化;
结合高职课程结构的研究动态及该专业课程结构的现状,本文认为,按相关的原则,可以通过各课程模块的组合,构建高职文秘专业模块式课程结构,并尝试用二分法加黄金分割律对高职文秘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较为接近的比例划分。
2008年01期 No.115 69-7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英;严五四;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体育舞蹈已经在我国各高校普遍开展起来,学生的兴趣也日益强烈,但是任课教师教学能力及技术水平、校园体育舞蹈学习氛围,教学内容选择与定位、场馆设施状况等因素,制约了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2008年01期 No.115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郭萍;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对我校羽毛球步法教学和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2008年01期 No.115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陈臣;
文章阐述了当前高职高专《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构建虚拟实验教学的思想,旨在针对那些无法开设的实验或难以观察的实验现象等设计成相应的教学软件环境,便于在网上进行实验教学。
2008年01期 No.115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志军;张贺青;
作为学校一个特殊群体,单亲家庭学生较正常家庭学生更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症、任性、放纵、自卑和憎恨、逆反、敏感多疑等是他们成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学生的自我教育,是预防、矫正和克服心理问题的主要策略。
2008年01期 No.11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春玲;
萍乡方言虽然只在萍乡地区通行,但其本身却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本文是萍乡方言研究系列论文之一,试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萍乡方言的语音系统加以分析。
2008年01期 No.115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段福德;
在赣方言永新话中,"恶"被广泛地用作程度副词。在句法功能、语义和语用特征方面,它既具有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共同特征又有其明显的个性特征
2008年01期 No.115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志杰;
在闽南漳州方言里,"早起"、"早顿"和"头早"都可以用来表示"早饭"的意思,而在实际的运用中,这三个词的作用是不同的,它们处于对立互补的状态。对这三个词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漳州人的生活习惯。
2008年01期 No.115 105-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剑;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探究了介词"在"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和机制,并指出其是以空间处所义为原型而形成的一种呈放射状的语义网络。
2008年01期 No.115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姚婷;
焦点落在具体的句子成分上,并以凸显该句子成分达到突出句义侧重点的目的,据此,焦点可以认为是形式范畴的概念,它与焦点义(即语义侧重点)有着形式与意义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不同的焦点以其语音、词汇、句法各手段凸显出不同的侧重点,另一方面,焦点不仅与主位、述位、新旧信息有关,而且更根本的是,它与言语主体意识的侧重点有关。汉英焦点分布的位置都相当灵活,SVO语序原则和语境都是确定焦点的重要依据。
2008年01期 No.115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志荣;凌薇;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指导意义所在,以便更好地净化我国的公示语语言环境。
2008年01期 No.115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